文化事務

文化事務

文化事務

荷蘭在台辦事處為推廣荷蘭文化在台灣辦理及資助各項活動與節目。除了促進荷蘭與台灣之間的文化交流,荷蘭在台辦事處亦為荷蘭藝術家及團體提供來台展演的資訊與協助。

荷蘭建築

荷蘭建築在世界舞台扮演主導角色,許多當代荷蘭建築師,以他們獨特的實際而講究社會功能的建築風格揚名國際,也為此博得極佳聲譽。

culture-1
culture-2
culture-3
culture-4
來自低地國家的建築

幾個世紀以來,荷蘭人以他們既實用又兼具美感的建築在建築領域博得好聲譽,即使在台灣,你也能有機會看到荷蘭建築:包含「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即是兩個十足代表荷蘭精神的建築。荷蘭以善用周邊低窪濕地建國著稱,但同時十七世紀風靡一時的荷蘭建築風格也為人稱道。

黃金時代

在此「黃金年代」期間,當時蓬勃發展的經濟推波助瀾之下,使得當時傳統的三大都城台夫特、萊頓及阿姆斯特丹逐漸發展起來。因著戰略防禦及經濟因素,許多新的境內運河也逐一修建,而有些富可敵國的富賈們更將他們的住家築在水岸邊─窄而深的建築,完全因應都城內日益昂貴的房地產市場而生,搭載具起重功能的裝備以裝卸貨物,而建築外觀則在在顯出富賈們的雄厚財力背景。

幾百年後,這些富豪們的住屋逐漸成荷蘭的標誌圖像,迄今你仍可在傳統的餅乾包裝、糖果罐、酒瓶,甚至是廚房的磁磚,看到這類的裝飾圖像。

全球相關性

不過,荷蘭最蓬勃的建築發展則發生在二十世紀,當時荷蘭建築師在國際建築市場具有引領地位。在1920年代期間,許多獨立的營建團隊也不約而同展現他們對建築的不同看法,再也不是巨商富賈的老舊華麗裝飾風格,這些新穎的建築師開始將建築定義為一股社會力量,因應社會需求而生的建物,提供都市生活困境的解答,並表彰了另一種建築藝術風格。同時兼具表現與功能兩大機能,可以說是荷蘭建築的重要元素,這兩大機能重新塑造荷蘭的兩大城─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

即使在當代二十一世紀,荷蘭建築依舊在世界舞台扮演主導角色,許多當代荷蘭建築師,以他們獨特的實際而講究社會功能的建築風格揚名國際,也為此博得極佳聲譽。來自荷蘭的建築事務所OMA即是一例,他們負責位於士林區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整體建築,乍看之下,幾個因應不同表演需求而生的表演劇場如同踩高蹺般地座落其中,如同一個原來應該降落在火星的紅色平原的巨大外星飛碟,竟意外降落在台北大都會;然而,仔細端詳,你會發現更多絕妙的箇中之處,如此看似複雜的設計卻彰顯其對表演藝術的革命性觀點。「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確忠實傳遞了當代荷蘭建築的主要精神─渴望超越功能性,並邀請使用者透過建築推翻他們對表演藝術的想像,以探索更新的前景。

兩輪風潮

自行車

儘管很多人都認為,荷蘭並不是發明自行車的始祖,而是一位名為卡爾‧馮‧德萊斯的德國男爵,在1817年建造了一個木製兩輪巨物,必須有人笨拙地踢地才得以前進,接下來,則是另一位蘇格蘭人麥克米蘭柯克‧帕特里克,他的發明透過後輪驅動建立大大加快兩輪車前進速度,諷刺的是,他同時也是史上因自行車意外而吃上交通罰單的第一人─以他的新發明撞倒一名小女孩。

歷經前面兩位的發明,事實上荷蘭加入自行車領域的時間其實有些遲,以「fiets」為名的自行車開始在荷蘭全境為人所知。直到二十世紀,自行車才開始在荷蘭日益普及,雖然是遲了些,然而一旦荷蘭人開始領略騎乘單車之樂,自行車風潮也就開始席捲荷蘭。

bike-1
bike-2
bike-3

自行車之所以如此適合荷蘭,乃是因為荷蘭全境平坦,縱橫交錯的道路鋪成一個優秀的網絡。唯一的缺點是氣候,幾乎連日且即時的風雨可能會嚇壞你,但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在荷蘭享受微風徐徐的騎車快感可是絕妙感受,數以百萬計的荷蘭人以自行車通勤上班上學、購物,甚至是旅行度假,騎自行車體現了荷蘭人珍視的價值觀─毫無冗贅、方便、健康,以及,是的,便宜。

荷蘭人熱愛創新,這樣的精神引領荷蘭在設計及製造自行車上有不凡的成就─黝自行車組可方便父母載其幼兒、躺臥而騎的自行車竟可和一般自行車一樣快、有遮蓋棚覆蓋的自行車組可讓你免於風吹日曬雨淋,甚至還有「辦公功能自行車」,內建可移動的圓型會議桌,讓你一邊騎自行車一邊洽公。有些自行車發明甚至比起上述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荷蘭目前最快的自行車路上速度為133.78英里,當然,你若沒有趕時間,下次來荷蘭時不妨租一輛自行車,以自己的節奏馳騁徜徉荷蘭。

在荷蘭溜冰

冰上樂趣

ice-1
ice-2

雖然不一定每年發生,但當荷蘭結凍時,全國都會陷入「溜冰狂熱」中,而且非常輕易地就可以找到適合溜冰的場地,荷蘭的大部分國土都低於海平面,由綿密複雜的大小運河系統來保持地土乾燥。正因為荷蘭由大大小小運河貫串其中,所以非常容易找到適合溜冰的場地,只要結冰到一定厚度,運河瞬間就能變身為溜冰場。

並非只有鄉村才有享受溜冰的權力,大城市如阿姆斯特丹、烏特勒支及代爾夫特都具有綿密的渠道行經老城區,只要這些河道一結冰,馬上搖身成為溜冰場。有些比較長的溜冰河道,一旁甚至有販售熱巧克力及餅乾的攤販。

最為人所稱道的溜冰盛事莫過於「Elfstedentocht」,或稱之為十一城市巡迴賽,亦即在自荷蘭北邊開始,十一座城鎮中,蜿蜒將近200公里長,在其結冰的運河、湖泊及河面上溜冰。始自1909年的第一次巡迴賽,至今只舉辦過14次,因為不是每年冬天都夠冷,必須達溜冰標準的厚度-15公厘,才可舉辦比賽。每到冬季,全國上下都十分期待是否有機會能舉辦此盛事。

不過即使結冰厚度達到標準,也並不代表你可以參與盛事:必須成為協會成員才能報名參與,憑邀請函才能索取賽事門票,有些成員甚至只被允許在偶數或奇數年才能參加。不過當多達一萬六千名幸運兒得以參與盛事,經過200公里蜿蜒的溜冰道,在終點等待他們,為他們加油的可是上百萬舉國歡騰的民眾。

荷蘭的大師們

黃金時期

談起「荷蘭藝術」,不可避免提到歷史,擁有這樣豐富輝煌的文化遺產,從黃金時代的林布蘭、哈爾斯及揚‧范‧艾克,到為人熟知的梵谷,當然很難遺忘過去這些大師的傳承,但事實上,很多荷蘭新生代的藝術家正是以這些藝術家為養分,創造令人驚豔的當代藝術火花。

荷蘭黃金時期,大致座落在十七世紀,當時荷蘭無論在貿易、科學、軍事及藝術都世界上大有成就,林布蘭及維米爾是當時主要的大師,在1640年至1660年間,短短二十年間,荷蘭畫家的畫作量高達130萬幅。

gold-1
gold-2

這些荷蘭的大師們都是當時那個年代的明星,大量的畫作意味著畫作價格相當低,也讓當初很多本來沒辦法收藏畫作的社會階層,也有收藏畫作的機會。而對那些真正的「明星」來說,他們的畫作可都是天價。

但諷刺的是,許多藝術家在當時並不一定能夠得到讚賞,像是林布蘭、哈爾斯及維米爾,他們當時可是連謀生都有很大的問題,甚至必須有第二份工作以餬口。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到死都還是相當貧窮,直到兩三個世紀後,他們的藝術成就才真正被肯定。

如今,荷蘭黃金時期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當然,荷蘭擁有最大量也最完整的收藏品,尤其是荷蘭國立博物館,甚至締造了一年擁有220萬拜訪人次的紀錄。如果你只是路過荷蘭,沒有時間到荷蘭國立博物館,在史基浦機場也有由荷蘭國立博物館所策劃的「荷蘭大師」小型展覽。

荷蘭的媒體環境

media-1
media-2
media-3

荷蘭的大眾媒體系統相當特殊,及至八零年代,幾乎所有的廣播及電視頻道都是由政府控制的,撥出時間及資金分配,全依機構的政治傾向和宗教傾向而定,而撥出時間及資金也決定了他們的會員數。

但自從八零年代政府鬆綁了廣播和電視的相關法規,如今政府贊助的廣播及電視頻道也面臨了商業廣播及電視台的激烈競爭。荷蘭是歐洲國家中有線電視普及率最高的國家(高達百分之95),而現今的荷蘭觀眾及聽眾也有機會可接觸國際性的廣播及電視台,不過即使如此,國家的三個公共電視台仍有很高的收視率。

荷蘭人也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從我們傳統的廣播系統就可以略知一二。荷蘭人喜歡表達意見,非常喜歡表達,我們的第一個廣播節目早在1919年就開始了,當時是在荷蘭境內的一個海濱小鎮Scheveningen開播。

在荷蘭,新聞自由受到憲法保障,保障言論自由,荷蘭公開表達不同的意見和聲音,針對各式議題熱烈地辯論也是常見的景況。但在一般狀況下,媒體討論公共議題也十分給予尊重及文明,大多數的荷蘭紙本媒體均為大報,我們似乎對小報八卦沒有太大的興趣。

標誌性的荷蘭象徵

木鞋

標誌性的荷蘭木鞋,在荷蘭語我們稱之為「klomp」,光聽字的發音就覺得很笨重。Klomp通常是由單塊的柳樹或楊樹木塊製作,傳統的木鞋是以手工雕削製作,不過現今大部分均以機器來代勞,一雙木鞋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就製作完畢。

大部分的荷蘭人再也不穿木鞋了,只有農民還會使用木鞋。但不要太快下定論,認為木鞋是不合時宜的產物,其實荷蘭木鞋相當方便,很容易穿脫,而且出乎你意料地輕盈、舒適及保暖。

shoe-1
shoe-2
shoe-3

歐盟甚至給全木的荷蘭傳統木鞋一個CE的安全鞋保障標章,荷蘭木鞋相當堅固,可以抵禦任何的外來刺穿,包括尖銳的物品和濃酸,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比一般的防護鞋更安全,因為木鞋上的裂縫在遇到外力撞擊時會直接裂開,不會將壓力轉接到腳趾,進而讓腳趾受傷,其實是相當安全的。

這種荷蘭傳統木鞋甚至還用在幾種傳統舞蹈上,像是klompendans的一個特點就是要以木鞋響亮地拍打在地板上,其實也是現代的爵士踢踏舞的前身。不過大多數的木鞋銷售,並不是因為舞蹈,也不是因為安全的因素,大部分是來荷蘭遊玩的觀光客所購買,於此提供了其他更好的用途─掛在牆上當擺飾或當成花盆。

DUTCH DESIGN

荷蘭設計

荷蘭設計一詞,主要指產品設計,從 1990 年代開始流行,當時一群荷蘭設計師在世界各地的大型設計活動中獲得了國際的認可。

荷蘭產品設計通常被形容為創新、簡約、務實、腳踏實地及帶有幽默感的實驗性。 根據荷蘭平面設計公司 Koeweiden Postma 策略總監 Hugo van den Bos 的,「荷蘭設計簡單而強大」。

其中最著名的設計學院有埃因霍芬設計學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藝術學院。 安荷芬每年都會舉行北歐最大的設計盛會——荷蘭設計週,展示 2600 多名設計師的作品及理念。

在服裝設計方面,Viktor & Rolf、Iris Van Herpen等荷蘭設計師在國際時尚圈也享有盛譽。

若您有關於文化事務的疑問,請聯繫

+886-2-8758 7224 或寫信至
tai-pca@nlot.org.tw

Privacy

The 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 (NLOT) handles your personal data with the utmost care. Personal data is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traced to an individual, such as names, postal addresses and email addresses. Personal data is protected under the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Why NLOT processes personal data

The 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s website collects your IP address to be able to analyse user data. We do not ask for any other personal data.

Data sharing

If we collect and use your personal data, it is usually because you have contacted us via email. And you have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yourself. Your request may require NLOT to share information, including your personal data, with other organisations. It does so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set out in the GDPR. For instance, NLOT may need to share information with 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for the purposes of consular processes.

Information about data processing

In principle, the Netherlands Office in Taipei will inform you if it intends to process your data.

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The 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 will ensure that your personal data is appropriately protected.

Retention period for personal data

The 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 will retain your personal data no longer than is necessary for the purpose concerned or is required under the Public Records Act.

Your privacy rights

You can submit a request in any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 If you want to know what personal data we have processed;
  • If you want to have your personal data rectified;
  • If you want to have personal data erased;
  • If you want to restrict the processing of your personal data;
  • If you want to object to the processing of your personal data.
You can submit your request to the 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 by contacting us via this email address:
TAI-PCA@nlot.org.tw

If you want to find out more about privacy, you can consult the Dutch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

Visit the website of the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
關閉

建議您使用以下瀏覽器觀看本網站,
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要下載瀏覽器,請直接點擊以下: